供卵试管
当前位置:广州喜宝代怀 > 供卵试管 >

从渴望万岁到但求千古 人就是这么有意思

来源:http://www.gzh-hy.com  日期:2023-01-18

新陈代谢,生老病死,亘古如此。人们总是试图打破这个规律,且一直在努力,执念长生不老一定要实现。

为此,始皇帝嬴政派徐福带着数千名童男童女以及“百工”和“五谷子种”,乘着雕梁画栋的楼船,出海去往传说中的三座仙山,寻找不老神药。结果,徐福东渡扶桑,挥袖一去即杳如黄鹤,再无踪影。骗得秦始皇在黄海之滨望断了天涯,苦苦等了三个月,心有不甘回地到咸阳之后,又空空盼望了九年,眼前还是晃荡着海市蜃楼的缥缈幻影。


这个故事,被司马迁记录在了《史记》里。太史公在《秦始皇本纪》中写道:“齐人徐福等上书,言海中有三神山,名曰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仙人居之。请得斋戒,与童男女求之,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,入海求仙人。”在《淮南衡山列传》篇中又说:“徐福得平原广泽,止王不来。”

求神仙不见,求神药不得,心高气傲的嬴政只好听信方人术士的信口开河,服用起“大师”们精炼的“仙丹”,只为长生不老,空前绝后。不料,适得其反,一日不如一日,归了西天,堪堪51岁,才过半百。不但一统天下的雄才大略戛然而止,而且秦朝的社稷此后也仅仅运转了三年,便随着秦二世的被迫自杀而分崩离析,真正是赔了性命又折了江山。清人丘琼山在《纲鉴合编》中喟然感慨:“始皇既平六国,凡平生志欲无不遂,唯不可必得志者,寿耳。”


相信丹药能助人长生不老反而被其毒害的皇帝,何止秦始皇一个!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因此走火入魔短了天寿,《旧唐书》上有“(太宗)服胡僧长生药,遂致暴疾不救”的文字记载,驾崩时也只有52岁,只比秦皇多活了一岁。而他的嫡传皇孙们更加可怜,唐宪宗李纯、唐武宗李炎皆因追求长生不老,痴迷于炼制仙丹,服食丹药而死,李纯死时29岁,李炎死时32岁。

到了明朝,16位皇帝中,也有4位直接或间接死于丹药,分别是洪熙皇帝朱高炽、嘉靖皇帝朱厚熜、泰昌皇帝朱常洛、天启皇帝朱由校。

明世宗嘉靖皇帝是继宋徽宗赵佶之后的又一位“道君”,痴迷炼丹术。嘉靖二十一年(1542年),折腾着宫女们每天起早采集“甘露”,供自己延年益寿,致使上百名宫女接连病倒。宫女们忍无可忍,趁其熟睡之际,联手用黄绫套住了他的脖子,欲置之于死地。侥幸的是,宫女们手段不精,加之有人告密,皇帝老儿免于一死,反手将参与谋逆的宫女以及曹端妃和王宁嫔一并枭首示众。这就是明史上骇人听闻的“壬寅宫变”。


宫变之后,嘉靖皇帝搬出宫廷大内,移居西苑,专心炼丹,后期怠政的二十四年内,除了三次朝见群臣的记录,再不操劳国事。言传身教,上行下效,其曾孙朱常洛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,登基仅一个月便丧命“红丸”。所谓红丸,是以妇人经水、秋石、人乳、辰砂等调制而成的丹药。其重孙明熹宗朱由校则常年饮用“仙方灵露饮”,在位不过7年,在世不足23岁,因为没有子嗣,不得已将皇位传给了弟弟朱由检,也就是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崇祯。

清朝迷恋丹药的君王,则是大名鼎鼎的雍正皇帝。《清世宗实录》中记述,雍正暴病身亡,从发病到驾崩不过两日。后世学者对清宫档案进行深入研究后,多数人认为丹药中毒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。还是皇子的时候,雍正就曾亲自开炉炼丹,并且题有《烧丹》诗一首:“铅砂和药物,松柏绕云坛。炉运阴阳火,功兼内外丹。”

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真是颇受皇帝们青睐哩!可惜,太上老君炉火纯青,炼就了火眼金睛的孙悟空,皇帝们泪眼朦胧,炼出了挥刀自宫的夺命神功。


告别烟熏火燎的炼丹炉,皇帝更喜欢的则是意兴不尽的“万岁”一词,可谓情有独钟。“万岁”本是民间的祝福语,最后却被皇帝们霸占为指代自己的专用名词。除了皇帝,即使你连皇帝也不敢小瞧不敢得罪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最多也只能叫个“九千岁”,比如手中大权已远超天启皇帝的大太监魏忠贤,比如太平天国里飞扬跋扈的东王杨秀清。

平民百姓也渴望长生不老,但却不敢奢望千岁万岁,只能想想长命百岁,图个吉利。孩子尚未出生,就准备好了一把长命锁,希望锁定一个理想的年寿。家境好的,就买来一把金锁或者银锁,家境一般的,就打制一把铜锁或者铁锁,条件差的,自己动手,刻一把木头锁也成。再不济,就给孩子起个象征长寿的名字,金锁、银锁、铜锁、铁锁,随便叫就是了。人家皇帝叫个万岁,咱叫个锁柱也行。


万岁!万岁!万万岁!固然好听,固然喜庆,可古往今来,有几个帝王活到了万岁?一个也没有。活到一百岁的,倒是有一个,南越国的国王赵佗,活了103岁。赵佗本是秦始皇派出去为国守边的,却趁着天高皇帝远和中原内乱,自己称王称霸,逍遥自在地做起了万岁爷,从秦皇到汉武,硬是熬死了两朝的九个皇帝,可离一万岁的愿望还远着呢。

眼看着活到一万岁没有可能,帝王们就打起了身后的主意,退而求其次,希望死而千古,继续活在天堂里,享用在人间还没有享够的福分。年纪轻轻,就开始主持营造自己的坟墓,不仅要建筑宏大的墓室,还要配置人间所有的一切,吃喝拉撒、御用器物、文武百官、车马侍卫、艳妃美嫔,一样都不能少。扳着指头数一数,无论是秦皇汉武,还是唐宗宋祖,莫不如此。
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说:“始皇初即位,穿治郦山,及并天下,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,穿三泉,下铜而致椁,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。令匠作机弩矢,有所穿近者辄射之。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,机相灌输,上具天文,下具地理。以人鱼膏为烛,度不灭者久之。”秦始皇征用七十万刑徒在郦山为自己开挖的地宫里,不仅有用铜封锢严实的棺材和各种珍奇宝物,还有防人盗墓的弩箭机关,更有水银灌注象征江河湖海,有人鱼脂肪做成的长明灯油。


秦始皇陵尚未考古挖掘,不知其中的景象是否真如书中描述的一样,但今人只需去西安看看兵马俑,大概就点头相信了。嬴政13岁即秦王位,按照太史公的这个记载,千古一帝还在翩翩年少时,就一本正经地考虑到了死的问题,不知到底是想长生不老,还是要上赶着去见阎王。也许这孩子想的是:死比天大,一定要先把自己在阴间延续阳寿的事儿准备得万无一失。

明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也很不得了,10岁登基,20岁开始着手给自己建造定陵,1583年到1585年的有关史料中记录,两年半时间里,刚过弱冠之年的皇帝就曾4次前往工地,视察自己陵寝的建设进度。定陵建好时,朱翊钧还不满28岁。他在位48年,定陵就空置了将近30年。在定陵空置的同时,这位万岁爷也创造了中国皇帝连续30年不出宫门、不理朝政、不郊、不庙、不朝、不见、不批、不讲的“万事不理”记录。如此表现,不能不让人联想,朱翊钧是不是每天就只等着死了,以便换个地方去颐养天年,好安心地活上万岁万岁万万岁。


也许是吧,定陵可是北京明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,占地18万平方米,前面有宽阔院落三进,后面有高大宝城一座,历时6年建成,耗费银子八百万两,仅仅祠祭署、宰牲亭、定陵监等配套建筑就达300多间,地宫里的金银宝器和享乐设施数不胜数。闲着不去住,真是够浪费,美宅豪院,太令万历皇帝神往了。

太平盛世还好,死去的皇帝们躺在自己为自己准备的地宫里尚可安度阴寿,若遇兵荒马乱,可就不好说了。假使碰到的只是个贪图钱财的摸金校尉,被偷偷摸摸地骚扰一下,也就是从大富豪变成叫花子,如果是遇到了强盗悍匪,被明目张胆地劫掠一番,那就会从万岁爷变成龟孙子,就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。事实上,无论坟茔里设置有多少机关暗器,帝王们长睡不醒的地宫里,早已是十室九空。


想当年,东陵大盗孙殿英用炸药轰开了乾隆爷和慈禧老佛爷的陵寝之后,不仅将奇珍异宝盗走了几十箱,还用刺刀划开慈禧的脖子,取出含在她嘴里的夜明珠,暴尸五十多天不管不顾,极尽羞辱,四壁辉煌的金銮宝殿被糟蹋成惨不忍睹的惊世地狱。生时不得万岁,死也难求千古,爷孙俩的阴魂儿恐怕已被鞭打得满地打滚,只剩下向匪兵们跪地求饶喊万岁的份儿了。他们的孝子贤孙,大清废帝溥仪听闻此事,心如刀绞,亲手绘制了一幅《杀孙殿英》的图画,宣泄痛彻肺腑的悲愤。


相比之下,布衣草民墓穴里的陪葬品实在寒酸得不值一提,殷实人家也就随葬些生产劳动的犁耧锄耙、家庭副业的鸡舍猪圈、日常生活的瓶瓶罐罐,穷人家也许就只是乱坟岗里的一个土坑加一张草席。大不了,每逢周年祭日和清明时节,后人再给烧一堆纸人、纸马、纸衣、纸钱,既不会被摸金校尉骚扰,也不会被强盗悍匪惦记,如若地下有知,祖宗们尽可以庆幸自己睡觉的地方比帝王们安全多了。

不知是心存忌惮还是忘了圈点,帝王们生前霸占了“万岁”一词,死后并未敢独拥“千古”两字,百姓从而可以名正言顺地给逝者的挽联写上“某某千古”的哀思。如此,有人从渴求万岁到但求千古,期望值一下缩减了九成,有人从但求百岁到被求千古,期望值一下膨胀到十倍。只不过,到头来,落花流水,殊途同归,最终都是一具骷髅和一抔尘土。


世间万物,只有精神可以长青千古,只有英名可以永垂不朽,肉体凡胎,走来一遭,也就那么几十年,多干些有益人间的工作,安安生生地过着,健健康康地活着就是了,何必迷醉长生不老,矢志万岁不死,搞那么多奇淫技巧的痴心妄想呢?人就是这么有意思。

(文中图片选自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)


参考资料